
2025年6月,开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收到一条“辖区某月子中心厨房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举报线索,检察官谭坤兵立即展开调查核实。通过“月子中心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反复对比该中心的工商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后,谭坤兵发现涉事机构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手续一应俱全。
“作为为产妇提供专业产后照护与康复服务的机构,月子中心涵盖月子餐定制、婴儿护理、产后恢复指导等综合服务。产妇身体特殊、抵抗力较弱,‘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一点也马虎不得。”谭坤兵说。
“证照齐全不等于管理无忧。”谭坤兵表示。时值最高检部署“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深入开展之际,谭坤兵当即与同事前往该中心进行实地走访。与先前的初查结果一致:该机构证照齐全、手续完备,表面看并无纰漏。
然而走进厨房,细节却令人揪心:新旧采购的食材混杂一处,随意堆放在操作台上;各类食材没有专用储存容器,更没有分类标识;未独立设置操作人员更衣、盥洗区域,消毒设施不足;未指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食品安全制度更是无从谈起。
2025年7月16日,开州区检察院依法对此立案调查。经过对辖区其他母婴护理机构进行摸排,检察官发现另外两家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机构同样存在类似安全隐患——食材贮存混乱、卫生设施欠缺、管理职责落空……“月子餐”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
7月18日,检察机关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相关月子中心开展调查整改,并对同类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母婴群体食品安全。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专项行动,对全区月子中心开展拉网式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三家机构作出警告处分并责令限期整改。收到整改通知后,涉事商家纷纷采购保鲜盒、添置消毒柜、设置更衣盥洗区,指定专人为食品安全管理员,将管理制度张贴上墙……一场后厨的“安全升级”悄然推进。
整改过程中,检察官持续跟踪监督,多次实地查看落实情况。2025年8月27日,职能部门就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向检察院作出书面回复,涉事企业均已整改到位。
9月16日,谭坤兵与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曾经问题突出的月子中心。推开厨房门,眼前景象焕然一新:食材分区、分盒、标注清晰;设施完备、流程规范、制度上墙。一位正在备餐的工作人员笑着说:“现在操作起来更规范,妈妈们吃得放心,我们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