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光明日报》第4版刊登《“让我们感受到司法守护的温度与力量”——“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引发热烈反响》一文,内容如下:
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他们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貌,经报道后引发各界热烈反响。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始终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深植司法实践,在办案中融法理情于一体,既守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助力迷途少年重返正轨、向阳而生。他们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情怀,诠释着检察人对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执着坚守与赤诚初心,彰显着‘检察为民’的时代担当。”重庆a片漫画 一分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四级高级检察官杨蜜说,自己也将秉持“三个善于”理念钻研疑难复杂案件,将“高质效”刻进每一个办案细节,把“有温度”融入每一次司法实践。
重庆a片漫画 检察八部副主任李春秀表示,身为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中的一员,自己倍感荣光,也更加坚定“以法之名护佑未来”的初心使命。
“‘时代楷模’的精神和荣誉催人奋进,激励我们在‘携手同行凝聚大爱’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我相信在楷模的引领带动下,全市未检人都将不忘初心、奋楫笃行,让模范精神代代相传!”李春秀说。
“此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获授‘时代楷模’称号,让我们感受到司法守护的温度与力量。”西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范卫国介绍,长期以来,学院深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依托特色党支部和学生社团,联合重庆北碚、垫江等地职能部门开展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活动。
“作为曾在检察院工作的老兵和如今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未成年人保护需要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这般的坚守,更需要法学教育不断输送专业力量。我们将以楷模为镜,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教学科研的‘课题清单’,让法治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范卫国说。
“我们学校长期推进法治教育,携手沙坪坝区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机构,构建‘模拟法庭+法治副校长+案例教学’三维育人模式,推动法治精神走进校园、浸润童心。”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事迹也引发了重庆市第七中学校教师韦林果的共鸣,“通过每学期邀请法治副校长举行讲座、广播会等主题教育活动,累计组织500余名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的法治认知正从‘模糊概念’变为‘清晰准则’,甚至有好几名同学已经或立志攻读法律专业。”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获评“时代楷模”的消息传来,在检察官、检察长们多次普法、上法治课的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学生处副主任、校团委书记高根莉点赞:“检察官们不仅给我们的学生讲,还面向老师、家长普法。他们从办案实际出发,呼吁学校和家庭悉心保护、耐心陪伴,让法律从抽象的条文变成同学们心中法治的种子,为青少年营造了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多开展法治教育,更加强德育工作,倾情守护学生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