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
政治部老干室退休干部 张晓东:20多年来,他们扎根于巴渝大地,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用爱诠释社会温度。为千万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是法治的“硬核”守护者。 面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他们利剑出鞘,毫不手软,以法律的威严惩恶扬善,捍卫公平正义。他们,是温情的“心灵”点亮者。铁肩担道义,柔情暖童心。他们从询问救助的细心呵护,到法治进校园的谆谆教诲;从对涉罪少年的循循善诱、观护帮教,到对被害儿童的长期关爱、心理疏导……他们用司法社工般的细腻,传递着司法温度,重新点亮了许多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之光。他们,是创新的“智慧”开拓者。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他们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机制、新路径,推动形成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保护大格局”。他们将检察职能延伸,把保护的触角深入家庭、学校、社区,用心用情用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防护网。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貌,有力彰显了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矢志造福人民的政治本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致敬!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
长寿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余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20余年的坚守,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以法律的刚性捍卫成长底线,用温情的帮扶修复受伤的心灵,用持久的陪伴点亮迷失的希望。今后,我将积极向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学习,不断汲取他们信念坚定、司法为民、守望正义、锐意创新的精神力量。在未检工作中,我将坚守初心、精进业务,把责任融入个案办理、延伸治理和全程保护,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多跨协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在青年工作中,凝聚青年、激发潜能,团结带领全院青年干警以“求极致”的精神投身检察事业,共同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长枫驿站”品牌深化、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青春力量。
大足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书记员 季珊: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这一荣誉是对他们长期坚守、默默付出的高度肯定,也为我们全社会树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标杆。未成年人保护是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协同。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专业精神,在各自领域为未成年人护航:教育工作者传递知识与价值观,社区工作者营造安全成长环境,普通公民也应增强保护意识,不做旁观者。“时代楷模”是榜样,更是鞭策。他们用行动证明,微小的努力汇聚起来,便能成为守护未成年人的磅礴力量。让我们以他们为指引,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融入日常,为孩子们打造更清朗、更温暖的成长天空,让祖国的未来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潼南区检察院政治部干警 包梦玲:7人成团,是初心使然;45个维权岗,是用爱织网;500人接力前行,则是重庆检察人责任与担当的薪火相传……21年冬春叠序,德法始终相伴。在爱心守望、社会凝聚力、制度护航、科技赋能的助力下,一张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保护网已然成形。墨子言“万事莫贵于义”。我以为,“义”不光是法律上的正义,也是在本可以结案归档时的放心不下,更是不求回报的回眸和远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把迷途少年视作亲人,用爱去默默缝补那些不完整的童年,让偏航的青春重新扬帆起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义”在此刻有了真切的模样。“时代楷模”这一荣誉,让我这个刚刚加入检察队伍的“新兵”倍感自豪、深受鼓舞!我愿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诺,去追寻这束光,为胸前检徽再添一抹亮!
城口县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杨洁: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这份荣誉是集体的勋章,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办公室干警,我虽未直接身处未检办案一线,但同样深受鼓舞、倍感责任在肩。办公室工作是检察业务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我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将内心的自豪感转化为踏实工作的实际行动,努力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深耕检察信息工作阵地,聚焦未检工作亮点难点,深挖特色案例与机制成效,提炼高质量信息,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服务检察工作大局。
奉节县检察院检察五部书记员 黄陈: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让我深知,护“未”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每个司法环节的“接力赛”。作为一名书记员,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温柔的注脚”——当我们把冰冷的案卷变成有温度的成长记录,把程序性的流程变成有情感的陪伴时,就是在为这些迷途的孩子铺就一条回家的路。愿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未成年人的行列中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巫山县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杨瑷屹: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莎姐”检察官们在一个个真实案例中、在一张张童真笑脸间践行的使命与担当。作为基层检察院的一名宣传人员,我十分荣幸能够用镜头记录下“莎姐”检察官与青少年之间的无数温暖瞬间。每当按下快门、画面定格的那一刻,无论留下的是感动,是喜悦,抑或是释然……每一帧都是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的真切写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时代楷模”展现出的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a片漫画 三分院检察事务保障部干警 陈俊哲: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用心倾听孩子心声、用法律与真情守护青少年权益,这种温度与执着,正是新时代检察机关“人民至上”理念和“服务”宗旨最生动的诠释。作为一名检察事务保障部的干警,我深受触动与激励。保障工作虽处幕后,却同样承载着沉甸甸的司法责任与人文关怀。我将把这份源自办案一线的温暖与责任,深度融入琐碎却至关重要的保障工作中。未来,我将持续提升自身在财务管理、装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更主动的靠前服务意识、更精细严谨的工作标准,扎实做好后勤服务。
石柱县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龙彩云: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二十一年如一日的坚守,展现的是始于初心、成于坚持的温暖力量,这股力量激励我要坚定信仰,不断学习和成长。向“时代楷模”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初心、久久为功的奉献精神;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勇毅向前的攻坚精神;要学习他们的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学习他们凝聚合力、系统治理的协作精神。未来,我将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为榜样,将本职工作融入检察事业全局去思考谋划,钻研奋进,深挖细掘,用笔尖和镜头讲述更多的检察好故事;积极作为,敢于创造,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为干警提供更贴心、更坚实的后勤服务保障。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南岸区检察院检察一部检察官助理 王倩文:二十一载春秋更迭,从7人先锋到500余人接力,从首个“莎姐”维权岗到45个站点织就的保护网,这条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之路,闪耀着法律理性与人性光辉交融的非凡色彩。渝检护“未”团队代表通过多层次创新和实践,为未成年人构建起“六大保护”合力机制。团队成员二十一年的坚守与创新,不仅为孩子们织就了安全网,更为社会树立了德法融合的典范。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司法力量,既在于惩治犯罪的坚决,更在于守护“未”来的温情;既需要法律的专业,更需要人性的温度。这份守护“未”来的执着,正是法治中国建设中最动人的篇章。
巴南区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谭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不仅是对他们二十余年来深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法律与温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全体司法工作者坚守为民初心、担当法治使命的极大激励。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觉以他们为榜样,持续提升业务能力,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与一线未成年人保护力量携手努力,共同守护更多孩子的光明未来。
江津区检察院检察五部干警 张洲: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的事迹令人深受触动。他们用法治温情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的温度和力量。作为新时代检察干警,我们要学习这种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党性立身、以职责定身,为检察事业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